碳鋼噴淋脫硫塔
2017-02-06 14:24:03 |
查看:
【摘要】: 噴淋塔式脫硫除塵器 噴淋塔也稱為空塔或噴霧塔,是在吸收塔內上部布置幾層噴嘴,脫硫劑通過噴嘴噴出形成液霧,通過液滴與煙氣的充分接觸
噴淋塔式脫硫除塵器
噴淋塔也稱為空塔或噴霧塔,是在吸收塔內上部布置幾層噴嘴,脫硫劑通過噴嘴噴出形成液霧,通過液滴與煙氣的充分接觸,來完成傳質過程,凈化煙氣。根摒燃煤含硫量、脫硫效率等參數,一般在脫硫塔內布置幾層噴嘴,每層之問一般為2m左右。噴嘴形式和噴淋壓力對液滴直徑有明顯的影響。減少液滴直徑,可以增加傳質表面積,延長液滴在塔內的停留時問,兩者對脫硫效率均起到積極的作用。液滴在塔內的停留時間與液滴噴嘴出口速度和煙氣流動方向有關。
逆流噴流塔是比較常用的濕法脫硫吸收塔,煙氣從吸收塔的下部進入吸收塔,脫硫劑通過上部的噴嘴噴淋成霧滴,煙氣逆向與霧滴接觸,可以使大部分液滴保持在懸浮狀態,小液滴在一定條件下處于懸浮狀態,在吸收塔出口一般設置兩級除霧器,以除去煙氣中攜帶的霧滴。
圖6 碳鋼噴淋脫硫塔結構圖
噴淋塔是濕法工藝的主流塔型,多采用逆流方式布置,煙氣從噴淋區下部進入吸收塔,與均勻噴出的吸收漿液逆流接觸。液氣比與煤含硫量和脫硫率關系較大。噴流塔優點是塔內部件少,故結垢可能性小,壓力損失也小。逆流接觸有利于煙氣與吸收液充分接觸,但阻力損失比順流大。
吸收塔底部是氧化槽,氧化槽的功能是接受和儲存脫硫劑,溶解石灰石,鼓風氧化CaSO3,結晶生成石膏。早期的濕式石灰/石灰石法幾乎都是在脫硫塔外另設氧化塔,即由脫硫塔排出的含CaSO3的漿液再被引入專門的氧化槽中,并添加硫酸,在pH為3-4的條件下鼓風氧化。這種工藝易發生結垢和堵塞問題。
隨著工藝的發展,將氧化系統組合在塔底的漿池內,利用大容積漿池完成石膏的結晶過程,即就地強制氧化。循環的吸收劑在氧化槽內的與石灰石反應性能有關。石灰石反應性越差,為使之完全溶解,則要求它在池內滯留時間越長。氧化空氣采用羅茨風機或離心風機鼓入。
由于石灰石的低溶解度,這一儲存底槽的容積非常大。為了防止固體沉降,保證新的石灰石漿能與因吸收SO2而酸化必須進行中和的那些洗滌漿液更好地混合,需設置一些攪拌器保持不停地攪動。從該底槽中取出一定流量的灰漿送入脫水設備。
在吸收塔不同的高度上對吸收漿液的pH連續測量,用來校正和保持吸收塔底槽中灰漿的pH值為常數。
為了對煙氣所夾帶的液滴進行分離,有兩級除霧器布置在洗滌塔的上部,通過這一裝置,可達到直徑> 17μm的液滴分離率為99. 9%。